四念处和四个禅那 |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0.12.10)

2020-12-10 12:18:31 908 Lisa

简体版

编辑:奕

校对:觀

朗读(男声):朱师兄

朗读(女声):AI

男声版:

女声版:

第一条

学习放下,当下的,直接的。

佛陀教导了通向灭苦的道路,但强调只有通过面对苦和全面理解苦的本质,才能获得免于苦的自由。在第一圣谛中佛陀说,苦是未开悟之人生活的普遍特质,原因是人们对事物本来如是的无知所带来的贪求欲望,佛陀说过他所有的教诲,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归结为两点:苦和苦的止息。痛苦,是身体和精神上的,苦也可以被译为一种长期的匮乏感,或是有缺陷和不圆满的体验,因此,才要学习放下。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自己是如何通过不断地执取身、感受、情绪、认知、想法和情感作为“我”和“我的”来制造痛苦的。禅修的练习,是令行者学习放下,学习如何抛弃习性和污染,放下是不可能通过意志的力量而做到的,心要透过训练,住于四念处的修习,受过训练的心智足够敏锐到可以认清在我们的直接经验中,没有什么是我和我的概念相对应时,放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放下意味着一个人从焦虑不安,虚荣心,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恐惧等,所有这些与身体的不明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放下是明智的努力表现,放下期待和要求,欲望自然减少,从这一刻开始,学习放下。黏着和抓取就像蚊子,不管你如何去驱赶它们,它们不断地回来而让你不得安宁。坐禅的每一刻的当下,只呈现五蕴里的真实感受,你必须自己留意心识的刹那动机,你更应做的是看到自己的过错、良善能到了什么程度。

第二条

简单的讲四念处。

身念处:身体的感觉。

受念处:在每个经验中苦、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

心念处:心和念头。

法念处:心的所有所缘境,如:见、闻、尝到的东西等。

佛陀说,修习觉知要持续且重复,不应间断。这在自己修观中试着做的,即是遵循佛陀的教导,以及最终体验圣道心而向果。

第三条

当行者进入四个禅那,在经论中做了很贴切的譬喻:有一个在沙漠中旅行的人,他没有带水,感到越来越渴,终于他看到远处有水池,他非常兴奋,充满喜悦。

在沙漠中旅行,没有带水并感到越来越渴指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中,内心追求喜乐、幸福与平静,这些是无法从外境中获得的。看到远方有水池,非常兴奋,充满喜悦,类似在初禅所体验到的感受,知道目标在望,虽然仍在远方,但很快就会到达目标。

后来,那人站在池边,知道这水能除去口渴,感到非常欢喜,这是描述二禅的境界,我们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内在满足的边缘。

然后,他走到水池,尽情喝水,感到非常满足,和刚才到处寻找水池的心境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三禅的体验。

如果我们很长的时间没水喝,我们知道此时身心是多么苦恼。这个譬喻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和情绪,在追求所渴望的东西时,内心总是烦躁不安,一旦找到我们所渴望的东西,那种心境可说是天壤之别,我们感到满足、喜悦,这种喜悦的心境不是佛陀所说的最终目标,但也只差一步,然而,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为行者可以从中获得继续修行的动力以及获得新的内观智慧。

现在,这位在沙漠中的旅人感到非常平静,之前,为了生存,他不断寻找水源,感到焦虑不安,他的口渴令他到处寻找水。现在,口渴已经解除,他走出水池,在树阴下躺着休息,从困顿中恢复过来,这种轻安和四禅的经验一样,不是睡着,而是完全的寂止,让心休息。

以上的譬喻反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心散乱,烦躁不安,妄想虚妄作伪,迷失方向。有时,我们无法觉察所发生的事,正如我们生存离不开水一样。要使内心满足,也离不开喜悦与平静,我们无法觉察自己,不停地在追求某些东西,心总是跟欲望走,一刻都不能停止下来,心的不安散乱反映了这点。我们到处攀缘,结交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观念,尝试不同的工作,无论我们想做什么,都反映了内心的渴求,我们希望能从外在的物质来满足这些渴求,其实,我们所追求的就在心中,所以要解决内心的渴望,也只能从心地上下工夫,而且快多了,因为这是行者能找到满足与喜悦的唯一所在,禅那。

四禅是进入无形禅那的跳板。我们都有进入无形禅那的能力,事实上,这些定境或可称为平凡无奇,虽然这不是开悟,却是开悟的基础。所有的禅修方法都离不开禅那,并能训练行者的心力。开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极大的心力,因此,行者必须先打好基础,修习禅那需要耐心和坚韧不拔,最重要的是,要有无所求之心。

宣隆禅修法的观呼吸是培养定力和能观的基础,是止观平衡的发展,像一双筷子,缺一不可,要练习很多很多的呼吸,才能够有很强大的刹那定做为基础,在第二部分观痛受时,才有机会看完整个生灭过程而证果。虽然宣隆法不讲定,但不表示它不存在,因不可说,只是知。

 

 

 

 

繁体原文:

 

第一条

學習放下,當下的,直接的。

佛陀教導了通向灭苦的道路,但强調只有通过面对苦和全面理解苦的本質,才能获 得免于苦的自由,在第一聖諦中佛陀說,苦是未開悟之人生活的普遍特質,原因是人們对事物本來如是的無知所带來的貪求慾望,佛陀說过他所有的教誨,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歸結為兩点,苦和苦的止息,痛苦,是身体和精神上的,苦也可以被譯為一种長期的匱乏感,或是有缺陷和不圓滿的体驗,因此,才要學習放下,佛陀教導我們觀察自巳是如何通过不断地執取身体,感受,情緒,認知,想法和情感作為我和我的,來制造痛苦的,禅修的練習,是令行者學習放下,學習如何抛弃習性和污染,放下是不可能通过意志的力量而做到的,心要透过訓練,住于皿念處的修習,受过训練的心智,足夠敏銳到可以認清在我們的直接經驗中,没有怎麼是我和我的,的概念相應对應時,放下就会自然而然地發生,放下意味着-個人從焦慮,不安,虚榮'心,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恐懼等,所有这些与身體的不明智的关系中解脱出來,放下是明智的努力表現,放下期待和要求,慾望自然减少,從这一刻開始,學習放下。黏著和抓取就像蚊子,不管你如何去驅趕它們,牠們不断地回来而讓你不得安寧。坐禅的每一刻的當下,只呈現五蘊里的真實感受,你必須自己留意,心識的刹那的動机,你更應做的是看到自已的过錯,良善能到了甚麼程度。

第二条

簡單的講,四念處,身念處,身体的感覺,受念處,在每個經驗中,苦,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心念處,心和念頭,法念處,'心的所有所緣境,如見,聞,嚐到的東西等,佛陀說,修習覺知,要持續且重複,不應間断,这在自己修觀中试著做的,即是遵循佛陀的教導,以及最终体驗聖道心而向果。

第三条

當行者進入四個禅那,在經論中做了很貼切的譬喻,有一個在沙漠中旅行的人,他沒有帶水,感到越來越喝,終於他看到遠處有水池,他非常與,充滿喜悅。在沙漠中旅行,沒有带水並感到越來越喝,指我們在禅修的过程中,內心追求喜樂,幸福与平静,这些是無法從外境中獲得的,看到遠方有水池,非常興奮,充滿喜悅,類似在初禅所体驗到的感受,知道目標在望,虽然仍在遠方,但很快就会到達目標,後来,那人站在池边,知道这水能除去口渴,感到非常歡喜,这是描述二禅的境界,我們知道自巳已經到了內在滿足的边緣,然後,他走到水池,盡情喝水,感到非常滿足,和刚才到處尋找水池的心境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三禅的体驗,如果我們很長的時間沒水喝,我們知道此時身心是多麽苦惱,这個譬喻道出了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在追求所渴望的柬西時,內心总是煩躁不安,一旦找到我們所渴望的東西,那種心境可說是天壤之別,我們感到满足,喜悅,这種喜悅的心境不是佛陀所說的最終目標,但也只差一步,然而,这是極其重要的一步,因為行者可以從中獲得繼續修行的動力,以及獲得新的內觀智慧,現在,这位在沙漠中的旅人感到非常平静,之前,為了生存,他不断尋找水源,感到焦慮不安,他的口喝令他到處尋找水,現在,口喝巳經解除,他走出水池,在树蔭下躺著休息,從困顿中恢復过來,这種輕安和四禅的經驗一样,不是睡著,而是完全的寂止,讓心休息,以上的譬喻反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心散乱,煩躁不安,妄想虚妄作偽,迷失方向,有時,我們無法覺察所發生的事,正如我們生存离不開水一样,要使內心滿足,也离不開喜悅与平静,我們無法覺察自已,不停的在追求某些柬西,心总是跟慾望走,一刻都不能停止下來,心的不安散乱反映了这点,我們到處攀缘,結交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觀念,嘗試不同的工作,無論我們想做怎麼,都反映了內心'的渴求,我們希望能從外在的物質來滿足这些渴求,其實,我們所追求的就在心中,所以要解决內心的渴望,也只能從心地上下工夫,而且快多了,因為这是行者能找到滿足与喜悅的唯一所在,禅那,四禅是進入無形禅那的跳板。無色界禅那的跳板,我們都有進入無形禅那的能力,事實上,这些定境或可稱為平凡無奇,虽然这不是開悟,郤是開悟的基礎,所有的禅修方法都离不開禅那,並能訓練行者的心力,開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極大的心力,因此,行者必須先打好基礎,修習禅那需要耐心和堅忍不拔,最重要的是,要有無所求之心,宣隆禅修法的觀呼吸是培養定力和能觀的基礎,是止觀平衡的發展,像一雙筷子,决一不可,要練習很多很多的呼吸,才能夠有很强大的刹那定做為基礎,在第二部分觀痛受時,才有机会看完整個生灭过程而証果,需然宣隆法不講定,但不表示它不存在,因不可說,只是知

 


注:简体版使用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

             

Copyright © sunlunfan.com 2019-2025.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nFan
PV:9106K / UV:60084  Online user 0 gue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