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中不要想到达目标|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0.12.5)

2020-12-05 10:47:53 837 Lisa

简体版(编辑:圆子|校对:觀

第一条

禅修中不要想要到达目标

修行不要想要,有所求,想要解脱或者觉悟的这种贪欲,将会成为障碍你解脱的贪欲。

只要努力过就好,也不要想知道自己的结果,但是如果心中仍旧存有想要成就什么的贪欲,你永远得不到平静,从这个贪欲来的力量,会造成怀疑与不安。无论你修习地多么久或者多么努力,智慧不会自贪欲生起。

因此,单纯地只是知,放下,舍离。念住地观照心和身,但不要想要去成就什么,一切生起的法都是自然的,都不需要去执取。检视你自己的身和心,睡眠和吃饭,睡多少吃多少要符合身体所需。

我们修行的核心就只要觉知你自己,你不需要做些什么特别的,只是观照,检视你自巳,观照心,然后你会了知对你自巳的修行而言,自然的平衡是什么。

人类的心具有的自然的心性,是所有人都一样的。外在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可能呈现差异,贪欲和嗔恚的心,是每个凡夫都有的,苦和苦的止息对所有的人也都是一样。

如果你想要真正地了知佛陀说些什么,观照你自己的心,仔细观照去明了种种受怎么来和去,念头如何地来和去,不要执着任何事物,只管念住于所知见的一切,这是通向佛陀真理实相的方法。

保持自然。

在你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下就是修行的一个机会。这全是法。当你做着日常琐事,试着去保持念住,不要觉得只有当盘起双腿不动坐着时才是修行。

你有足够的时间呼吸吗?在无论你做怎么的自然状态中,保持念住,念住是行住坐卧都应该有的正念,这就是你的禅修。

真正意义上的禅修,不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而是接受它可能变得更糟。因为它是无常的。

 

第二条

最有益的修为是安住,这安住指的是让意识尽量降低其捕捉,攫取的频率,让意识如见云烟的过去,禅修就可以做到。当然首先要静心,无须到入定的程度,安住不是与万物疏离,而是体会到与万物一起流动,像看湖的心情,城春木草深的感慨都可以体会安住之一二。

有时黄昏夕阳闲坐,神态之安定,或专心工作之后,或坐禅行禅之后,可说是最佳的安住训练,人能安住是因为随时觉照。

未透过训练的人,觉得观照很难,尤其是观心。其实,是心猿意马,散乱不堪而无法看见,但人们随时都可以觉照,走路轻缓慢,睡觉轻缓躺,吃饭静心,说话声小,工作专心都属于觉照。反之吃饭粗糙,做事粗心大意,遇事急躁,脾气急冲动,都会使觉照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正念并非根据某些正确信念来行使的,正念是一种心态,是自己跟自己最真实的部分相处的态度,诚实的对待自己。例当我们因为某事某人而心烦意乱时,会出现乱念,整个看事情的心情乱了套,此时的正念是把自己重新摆正,如去行禅,做呼吸放松一下身体,暂时放下乱念,令心静下来,重新看事情,这过程就是正念。

仔细体会身体的感觉,吃饭,走路做事,能慢条斯理地进食,知道食物的滋味,觉知到就是正念。做事专心注意力集中也一样,所以正念不是指正确的念头,而是察觉己身,自我导正。

如何为正殊难界定,但倾听身体的声音或愿有良知,都可以产生正念,正念的精神领域是专注,当我们静下来觉察身体,我们首先会越过知识的障碍,把知识性的影像,观念排除,直观自身在触,触到在所缘上,就会产生专注。

因此,无论坐禅,行禅,做事,阅读,都会有同样的专注,这个层次的正念属于善的正念。

当行者有很深的禅定境界时,喜悦如何自然涌现,喜极而泣,阵阵清凉感,内心荡漾狂喜涟漪,轻飘飘的喜悦,身体激动,感恩的喜悦,自由自在感,以及宁静的狂喜。如果行者曾经有的体验和领悟,自然会有一些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话和心声,那才是正念之道。

 

第三条

行者是否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和为未来做计划相矛盾?过去和未来在当下一刻汇合,过去是记忆,而未来则是念头和想象。任何对过去的评估,任何对未来的决定,都是只有在当下才能发生的头脑活动,我们没有其它选择,我们只拥有当下一刻。

问题是,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记忆只是记忆,念头只是念头时,我们就会迷失其中,当我们失去对当下的觉知时,我们的生活就变成了它自己的无聊阴影,我们越能深植于当下,我们的心智就会越条理分明,行者就越容易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以及为未来做出明智的规划。

佛陀教导说,一切众生都生来具有躲避痛苦和体验快乐的本能愿望。

问题是由于缺乏智慧,活在当下的人极少数,发梦的人最多,心总在过去与未来,对当下原全看不见,在行为上不断地创做痛苦产生的因缘。忽略快乐产生的条件,不知足而没在当下如是看见,其实自己才是最糟糕的敌人。

所有不自在不快乐的因都是自己在制作,真正的快乐来自知足,在当下如是知道,这也是为什么习禅要在当下觉知,来培养了。只有觉知的正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人们习惯了只看别人,只修别人的心,喜欢修理别人,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好,但从来没在当下看见过自己的心,放在那,没在觉知,当下不知道自己在做怎么?做错了也不知道,为自己制作烦恼痛苦是自己。

佛陀将佛教修行的目标涅槃称为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易逝和不可靠的,来自净化了的心智中的快乐,才是长久的避难所。

因此,极乐不是有个他方世界让你去移民,而是心灵上快乐的最高境界——涅槃,苦的止息。

 

繁体原文:

第一条

禅修中不要想要達到那裡

修行不要想要,有所求,想要解脱或者覺悟的这種貪欲,將会成為障礙你解脱的貪欲。只要努力过就好,也不要想知道自巳的結果,但是如果心中仍舊存有想要成就什麼的貪欲,你永遠得不到平静,從这個貪欲來的力量,会造成懷疑与不安。無論你修習地多麽久或者多麽努力,智慧不会自貪欲生起。因此,單純地只是知,放下,捨离。念住地觀照心和身,但不要想要去成就什麼,一切生起的法都是自然的,都不需要去執取。檢視你自已的身和心,睡眠和吃飯,睡多少吃多少要符合身體所需。我們修行的核心就只要覺知你自巳,你不需要做些什麼特別的,只是觀照,檢視你自巳,觀照心,然後你会了知对你自巳的修行而言,自然的平衡是什麼。人類的心具有的自然的心性是所有人都一样的,外在的風俗習慣和語言可能呈現差異,貪欲和嗔恚的心,是每個凡夫都有的,苦和苦的止息对所有的人也都是一样。如果你想要真正地了知佛陀說些什麼,觀照你自巳的心,仔細觀照去明瞭種種受怎麼來和去,念頭如何地來和去,不要執著任何事物,只管念住於所知見的一切,这個通向佛陀真理實相的方法。保持自然。在你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下就是修行的一個机会。这全是法。當你做著日常瑣事,試著去保持念住,不要覺得只有當盤起雙腿不動坐著時才是修行。你有足夠的時間呼吸嗎?在無論你做怎麼的自然狀態中,保持念住,念住是行住坐卧都應該有的正念,这就是你的禅修。真正意義上的禅修,不是為了生活变得更好,而是接受它可能变得更糟。因為它是無常的。

第二条

最有益的修為是安住,这安住指的是讓意識儘量降低其捕捉,攫取的頻率,讓意識如見雲煙的过去,禅修就可以做到,當然首先要静心,無須到入定的程度,安住不是与萬物疏离,而是体会到与萬物一起流動,像看湖的心情,城春木草深的感概都可以体会安住之一二,有時黃昏夕陽閒坐,神態之安定,或專心工作之後,或坐禅行禅之後,可說是最佳的安住訓練,人能安住是因為隨時覺照,未透过訓練的人,覺得觀照很難,尤其是觀心,,其實,是心猿意馬,散乱不堪而無法看見,但人們隨時都可以覺照,走路輕緩慢,睡覺輕緩躺,吃反静心,說話声细,工作專心都属於覺照,反之吃反粗糙,做事粗心大意,遇事急躁,脾氣急衝動,都会使覺照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正念並非根據某些正确信念來行使的,正念是一種心態,是自己跟自已最真實的部分相處的態度,诚實的对待自已,例當我們因為某事某人而心煩意乱時,会出現亂念,整個看事情的心情乱了套,此時的正念是把自已重新擺正,如去行禅,做呼吸放鬆一下身体,暫時放下乱念,令心静下來,重新看事情,这过程就是正念,仔細体会身體的感覺,吃反,走路做事,能慢條斯理地進食,知道食物的滋味,覺知到就是正念,做事專心注意力集中也一样,所以正念不是指正确的念頭,而是察覺已身,自我導正,如何為正殊難界定,但傾聽身體的声音或願有良知,都可以產生正念,正念的精神領域是專注,當我們静下來覺察身体,我們首先会越過知識的障礙,把知識性的影像,觀念排除,直觀自身在觸,觸到在所緣上,就会產生專注,因此,無論坐禅,行禅,做事,閱讀,都会有同样的專注,这個層次的正念属於善的正念,當行者有很深的禅定境界時,喜悅如何自然湧現,喜極而泣,陣陣清涼感,內心蕩漾狂喜涟漪,輕飄飄的喜悅,身体激動,感恩的喜悅,自由自在感,以及寧靜的狂喜,如果行者陳經有的体驗和領悟,自然会有一些自已說給自已聽的話和心声,那才是正念之道。

第三条

行者是否從过去的经驗中學習和為未來做計劃相矛盾?过去和未來在當下一刻汇合,过去是記憶,而未來則是念頭和想像,任何对过去的評估,任何对未來的决定,都是只有在當下才能發生的頭腦活動,我們没有其它選擇,我們只拥有當下一刻,問題是,當我們沒有意識到記憶只是記憶,念頭只是念頭時,我們就会迷失其中,當我們失去对當下的覺知時,我們的生活就变成了它自巳的無聊阴影,我們越能深植于當下,我們的心智就会越条理'分明,行者就越容為從过去的經驗中學習,以及為未來做出明智的規劃,佛陀教導說,一切衆生都生來具有躲避痛苦和体驗快樂的本能願望,問題是由于缺乏智慧,活在當下的人極少数,發夢的人最多,心總在过去与未來,对當下原全看不見,在行為上不断地創做痛苦產生的因缘。和忽略快樂產生的條件,不知足而冇在當下如是看見,其實自已才是最糟糕的敌人,所有不自在不快樂的因都是自已在制作,真正的快樂來自知足,有在當下如是知道,这也是為什麼習禅要在當下覺知,來培養了,只有覺知的正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人們習慣了只看别人,只修別人的心,喜歡修理别人,抱怨他人对自已不好,但從來冇在當下看見过自巳的心,放在那,冇在覺知,當下不知道自已在做怎麼?做錯了也不知道,為自巳制做煩惱痛苦是自已,佛陀將佛教修行的目標涅槃稱為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易逝和不可靠的,來自净化了的心智中的快樂,才是長久的避难所,因此,極樂不是有個他方世界讓你去移民,而是心靈上快樂的最高境界,涅槃,苦的止息。


注:简体版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

             

Copyright © sunlunfan.com 2019-2025.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nFan
PV:9106K / UV:60084  Online user 0 gues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