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一法,总摄诸法 |Lisa老师每日分享(2020.11.17)

2020-11-17 10:17:15 879 Lisa老师

Lisa老师每日分享

简体版(编辑:圆子 校对:奕

第一条

一个初阶修习者,头十年是一个初阶禅修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稳固的基础,有找对方法守护心,修习时漂浮不定散乱,养成心向外发展坏习惯,没有耐性贪安逸等,修一阵,然后迅速的退堕,掉回原来未修时的状态

因此,初阶者一定要有一个专一的方法稳住心

观呼吸是佛陀所教,安全直接自然和容易修习,如果连自己的呼吸都不能集中专注,修习者要加倍努力了为什么自己的心一直如此散乱啊因为你的心从来都受过训练,没有正念,所以没有在觉知上

原来自己的人生从来是不知不觉,随业流转,我们狭隘的心,永远无法带来安稳自在。我们的情绪一直都在支配我们的心,假使这一切停滞在狭隘的二元化世界中,而我们又将所接触到外尘信以为真时,就无法引发我们追求内心的喜悦与平静了。

要在自心中找到清净,就要改变你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知道苦是源自我们的反应,那么,有没有觉知到负面情绪,便不重要了。唯有当心不再执迷于问题与情绪的反应时,我们才能不断地接受这全然的究竟。最后,我们将感觉与觉知到存在界的一切都是不可欲求的,以及我们受杂染污染的时候是多少。能有正念而净化的心是处在极少的状态中,自也会知道

平时每天的练习只不过一两个小时或更少,有甚者只是一星期或一个月才共修练习一两次,大部分的时间,心都受杂染影响而情绪会受外在的人物所影响,日子久了就会变成你的性格习性反应而影响心。

佛陀所有的教诲皆以反省为基础。

正念是要相续不断的,不能一曝十寒。

第二条

心,包含了受行和识因此,身体是物质,只是四大假合心是心理现象,也是精神上的,组合成身体的物质元素没有内在的觉知,便没有知的能力四大的身体什么都不知,只有心的元素,意界能知,心知道的根本特性,和身体的物质元素,都是不同的因此,不称它为理智的心或感性的心都可以。

疼痛也是同样的道理,痛也没有内在的觉知,没有知的能力疼痛是联系着身体而生起的自然现象可是痛不会意识到身体或自身的存在,疼痛的感受依身体而住,没有身体痛无法产生,也没有实质的存在

在坐禅的时由于入想识而心受影响,起了反应,因此逃避情绪出来,如果能转念身与心分开,谁在痛? 没有人在痛啊你只是观察身和受只是生起灭去,自然的现象而

每当我们谈到时,通常就是指觉知。在佛教所用的名相里,我们可以找到心是识的基础的记载。这便与我们以往所认为的,是觉知的基础相违背。由此可见,感觉是一切经验的根本。

如果我们的感觉受是清净的爰的慈悲的有益的慷慨的,那么,这些潜藏的意识便会在我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因此,快乐与否,简单来说,是完全取决于我们自我内在的意识。

我们都很明白,当我们愤怒懊恼羡慕或恐惧时,我们是无法从容应对的。此时,觉醒本身并无法引发平静与祥和,因而,不论于内于外,语言都是互有矛盾的。当我们在学习主宰自我的情绪之际,虽可以全然地觉知喜悦与平静然而,我们同样会选择接受担忧恐惧和憎恶等负面而悲伤的情绪。

正面与负面的种种心态的,同是一颗心。因此,假如想有成熟稳定安住的心,就必须净化情绪视为最重要任务。净化情绪不仅能使思绪清晰,对于智慧的引生更是重要。

在我们的识中,有一个非常幸运的要素,那就是我们无法一心二用地同时觉知两个目标,而使我们能学习去辨识有益又有价值的事物假如我们没有确实明了这一点的话,我们将继续成为它的受害者,在轮回了。

当我们在禅修练习里,心也是一样如果心专注觉知在触上时,你是在观妄想呢还是在触受上觉知?你自也是一目了然有觉知在触,就没有妄想生起,只要肯下功夫,我们就有能力主宰自。这是佛陀的教导中最为振奋人心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只跟了你的妄想负面的不善的所缘,这些负面的情绪,其实不过是失去控制的心

苦,是指我们的心失去了控制。

第三条

三摩地,禅修的宁静和定

修习者不管修什么法门,共四十种业处,而观呼吸是其中一种为了使内心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平静下来,而不断专注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直到心没有其他杂念,完全渗入这个对象,形成一个单纯合一的觉知境界

观呼吸,集中专注在鼻的触感上,专注而要用心,一下一下的集中在鼻的所缘上,心不往外跑,平常往外攀的杂念和妄想会逐渐汇集于内在一点,一个静止宁静定的境界,即三摩地但这不是意味心努力集中于“触”在的一点,而是以念住方法精进毅力忍耐,心自然而然地汇集于觉知的境界

这境界的效果使行者体验到无法形容的纯净以及融和美妙的感觉,轻安喜悦从三摩地境界退出来,这宁静和专注的定力可以用来作为修观慧的基础,成功地观察一切法的本质而产生智慧

因此,宣隆禅修法以观呼吸单一为对象,先观而止平衡地发展正定

内观智慧,即毗婆舍那

智慧这个词是指应用因果的原理,主动并尖锐地探索观察和分析物质与心理现象的生起和熄灭即身与心,色法和名法,以便能如实观身心五蕴的本质,无常,不稳,受痛苦所束缚,当中没有可称为自我的存在

在佛教中,智慧不只是辨别,智慧是根据真理,寻查探索分别和观察身心五蕴的运作,以揭开被烦恼覆盖的本性和知道的本质和自性,以到决定性的

在修习智慧开展的阶段,刚开始是肤浅的,当修习而得到观智的功能越来越往内深入,技巧和心也越精细,这时产生了直观的能力内心不满的情绪根本烦恼,只有当禅修者观的智慧,即内观渗透入时,才能根除摧毁烦恼

一般上,一起的正定相辅相成后出击,才能确保最有效清除烦恼,在熄灭苦的道上,两者皆不可或缺是一齐起作用佛陀的教导中提醒说,禅那是种愉悦的状态,并非最终目标,但禅那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一点的观慧,就能成就一点平静,一点的平静,则能成就一点观慧。

因此,继续在内观上下功夫,并彻见它的本然,觉知其生与灭及其变化。

 

繁体原文:

第一

一個初階修習者,頭十年是一個初階,禅修時,缺乏經驗和稳固的基础,由于未有找对方法守護心,修習時漂浮不定,散乱,心向外發展,壞習慣,冇耐性,貪安逸等,修一陣,然後迅速的退堕,掉回原來未修時的狀態,因此,初階者一定要有一個專一的方法稳住心,觀呼吸是佛陀所教,安全直接自然和容易修習,如果連自己的呼吸都不能集中專注,修習者都要加倍的努力了,因為你会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心一直如此散乱啊,因為你的心從来都冇受过訓練,冇正念,所以冇在覺知上,原來自巳人生從來是不知不覺,在隨業流轉,我們狹隘的心,永遠無法带來安穩自在。我們的情緒一直都在支配我們的心,假使这一切停滞在狹隘的二元化世界中,而我們又將所接觸到外塵,信以為真時,就無法引發我們追求內心的喜悅与平静了。要在自心中找到清净,就要改變你的內心世界,只要我們知道苦是源自我們的反應,那麼,有沒有覺知到負面情緒,便不重要了。唯有當心不再執迷於問題与情緒的反應時,我們才能不断地接受这全然的究竟。最後,我們將感覺与覺知到。存在界的一切都是不可欲求的。而我們受雜染污染的時候是多多,能有正念而净化的心是處在極少的狀態中,自巳也会知道,平時每天的練習只不过一兩個小時或更少,有甚者只是一星期或一個月才共修練習一兩次,大部分的時間,心都受雜染影響,而情緒化会受外在的人事物所影響,日子久了就會变成你的性格,習性反應而影響著心。佛陀所有的教誨皆以反省為基礎。正念是須要相續不断的,不能一曝十寒。

心,包含了受,想,行和識,因此,身体是物質,只是四大假合,心是心理現象,也是精神上的,組合成身体的物質元素,沒有內在的覺知,便沒有知的能力,四大的身體什麼都不知,只有心的元素,意界,能知,心知道的根本特性,和身体的物質元素,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論稱它為理智的心或感性的心都可以。疼痛也是同样的道理,痛也沒有內在的覺知,沒有知的能力,疼痛是聯系着身体而生起的自然現象,可是痛不会意識到身體或自身的存在,疼痛的感受依身體而住,沒有身体痛无法產生,也冇實質的存在,因為在坐禅的時間,入想,行,識而心在受影响,起了反應,因此逃避,情緒出來了,如果坐禅的時候,能轉念,身与,心分開,誰在痛? 冇人在痛啊,你只是觀察身和受只是生起灭去,自然的現象而巳。每當我們談到識時,通常就是指覺知。在佛教所用的名相裡,我們可以找到心是識的基礎的記載。这便与我們以往所認為的,想是覺知的基礎相違背。由此可見,感覺受是一切經驗的根本。如果我們的感覺受是清净的,関爰的,慈悲的,有益的,慷慨的,那麼,这些潛藏的意識便会在我們的行為中表現出来。因此,快樂与否,簡單來說,是完全取决於我們自我內在的意識。我們都很明白,當我們憤怒,懊惱,羡慕或恐懼時,我們是無法從容應对的。此時,覺醒本身並無法引發平静与祥和,因而,不論於內於外,語言都是互有矛盾的。當我們在學習主宰自我的情緒之際,虽可以全然地覺知喜悅与平静。然而,我'們同样会選擇接受担憂,恐懼和憎惡等負面而悲傷的情緒。制做正面与負面的種種心態的,同是一顆心。因此,假如想有成熟稳定安住的心,就必須將凈化情緒,視為最重要之任務。净化情緒不僅能使思绪清晰,对於智慧的引生更是重要。在我們的識中,有一個非常幸運的要素,那就是我們無法一心二用地同時覺知兩個目標,而使我們能學習去辨識有益又有價值的事物,假如我們没有確實明瞭这一点的話,我們將繼續成為它的受害者,在輪迴了。當我們在禅修練習裡,心也是一样,如果心有在專注,覺知在觸上時,你是在觀妄想呢?還是在觸受上覺知?你自已也是一目了然,有覺知在觸,就会冇妄想生起,只要肯下功夫,我們就有能力主宰自巳。这是佛陀的教導中,最為振奮人心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只跟了你的妄想,負面的,不善的所缘,这些負面的情緒,其實不过是失去控制的心吧了,苦,是指我們的心失去了控制。

三摩地,禅修的宁静和定,修習者不管修什麼法門,共四十种業處,而觀呼吸是.其中一種,為了使內心的情緒波動和心理障礙平静下來,而不断專注在一個特定的对象上,直到心冇其他雜念,完全渗入这個对象,形成一個单純合一的覺知境界,例觀呼吸,集中專注在鼻的觸感上,專注而要用心,一下一下的集中在鼻的所缘上,心不往外跑,平常往外攀的杂念和妄想会逐漸汇集于內在一点,一個静止,宁静,定的境界,即三摩地,但这不是意味著心努力集中于处在的一点,而是以念住依照方法精進,毅力,忍耐,心自然而然地汇集于,覺知的境界,这境界的效果使行者体驗到无法形容的純净以及融和美妙的感覺,輕安,喜悦,從三摩地境界退出来,这寧靜和專注的定力可以用來作為修觀慧的基础,成功地觀察一切法的本質而產生智慧,因此,宣隆禅修法以觀呼吸单一為对象,先觀而止平的發展正定。

第四条

內觀智慧,即毗婆舍那,智慧这個詞是指應用因果的原理,主動并尖銳地探索,觀察和分析物質与心理現象的生起和熄滅,即身与心,色法和名法,以便能如實觀身心五蕴的本質,无常,不稳,受痛苦所束縛,当中沒有可称為自我的存在,在佛教中,智慧不只是辨別,智慧是根據真理,尋查,探索分別和觀察身心五蕴的運作,以揭开被煩惱覆蓋的本性和知道的本質和自性,以迖到决定性的達破,在修習智慧開展的階段,刚開始是膚淺的,当修習而得到觀智的功能越來越往內深入,技巧和心也越精細,这時產生了直觀的能力,內心不滿的情緒根本煩惱,只有当禅修者觀的智慧,即內觀滲透迸入時,才能根除摧毀煩惱,一般上,定和觀一起的正定,相輔相成後出击,才能確保最有效清除煩惱,在熄滅苦的道上,决一不可,兩者皆不可或缺。是一齊的起作用,佛陀的教導中提醒說,禅那是種愉悅的狀態,並非最终目標,但禅那郤是達到目標的途徑,一点的觀慧,就'能成就一点平静,一点的平静,則能成就一点觀慧。因此,繼續在內觀上下功夫,並徹見它的本然,覺知其生与灭,及其变化

注:简体使用Microsoft Word翻译功能,编辑再进行简单的标点符号加工和个别简繁转换的特殊字替换,任何问题请给网站留言指出,谢谢。

Copyright © sunlunfan.com 2019-2025.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SunLunFan
PV:9106K / UV:60084  Online user 0 guest 0